
最新动态
- 2023/09/12万窖齐开,酒中头排——2023洋河·双沟开窖节盛大启幕
- 2023/09/12“万窖齐开 酒中头排”2023洋河第六届开窖节举行
- 2023/09/12携手同心 共创美好 泗阳分公司举行2023年头排开窖体验活动
- 2023/09/12张联东:青绿千载,你在身边;酒中头排,在你身边!
- 2023/09/12青绿千载·只此一卷,首届“头排·苏酒诗歌音乐会”浪漫演绎双沟魅力
《食品安全法》解读系列-第三章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46-48
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,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:
(一)原料采购、原料验收、投料等原料控制;
(二)生产工序、设备、贮存、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;
(三)原料检验、半成品检验、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;
(四)运输和交付控制。
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,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。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,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,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;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,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,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。
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,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,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。
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,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;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,应当依法撤销认证,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,并向社会公布。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不得收取费用。